close
17位影院美工重操舊業 手繪抗戰電影海報[圖]
原標題: 17位影院美工重操舊業手繪抗戰電影海報,昨在普陀區圖書館展出“海報畫得好,觀眾就更多”
郭順智老人傢中還保留著近70張自己手繪的電影海報
《地道戰》、《地雷戰》、《野火春風鬥古城》……昨天,一張張栩栩如生的抗戰老電影手繪海報在普陀區圖書館2樓展覽廳展出,這批海報由一群年事已高的昔日影院美工創作。
70多歲的郭順智,在電影海報戰線上足足奮鬥瞭40年,創造瞭近3000幅作品,被圈內人士稱為“手繪電影海報終結者”,其手繪的《黃河絕戀》、《閃閃的紅星》、《南京大屠殺》等電影的海報已成為經典。他向記者講述瞭影院美工背後的故事。
入行:
剛開始主要是臨摹
“我從1959年就開始接觸電影海報,那時候我才20歲。”郭順智挖土機gps衛星定位協尋系統告訴記者,當時因為自己喜歡畫畫、喜歡電影,所以毛遂自薦進瞭一傢剛剛落成的電影院,那時候的工資才9角錢一天,但自己已經很滿足。
“那時候,每傢電影院都有自己的美工,每傢影院都把自己的美工當成寶貝,我們同行之間也暗暗較勁。”郭順智說,比如《地道戰》上映,大多數影院都會創作海報,海報貼出後看的人也是人滿為患,不僅有普通觀眾,還有美工同行。大傢也要相互比拼,相互學習。“那時候誰傢的海報畫得好,觀眾都更願意上誰傢去看電影。”自然,票房也就更高。
作為海報創作者的美工,實際上也是一個特殊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特殊工種。郭順智介紹,在西方,影院門口張貼的海報都是印刷品,不是人工畫的。而當時受到國力和技術制約,加上西方一些國傢的封鎖,國內的電影院海報就主要靠人工手繪。“電影上映前要搞一下宣傳,宣傳主要通過海報,就讓影院裡能寫會畫的工作人員出手畫一畫。”這些負責畫海報的工作人員,就發展成為瞭專職美工。
所以,大多數影院美工並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傢,有些甚至開始都不會任何繪畫技術。“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思,隻能硬著頭皮上。”郭順智告訴記者,最開始他主要是慢慢臨摹別人的畫,臨摹瞭差不多兩三個月的時間,開始動手創作。
實際上,影院美工和畫傢之間,有著解不開的因緣。“最開始,手繪海報是請畫傢畫的,後來,美工大多變成瞭畫傢。”郭順智向記者介紹,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影海報剛剛興起之時,曾邀請美術界知名畫傢為新片設計並手繪海報,如程十發、黃胄、徐達都曾留下作品,而後來的影院美工則在不斷的磨練之中,充實和完善瞭自豪美科技挖土機怪手防盜網|挖土機防盜|挖土機防盜系統己的繪畫和創作藝術,成為瞭畫傢。“知名畫傢張元教授,當時就是影院美工,還有軍旅畫傢楊克山,也畫瞭不少優秀電影海報。”
成長:
常構思數天幾易其稿
肩負繪制電影海報重任的美工,優先看電影成為他們的“福利”。每個人都會有一張“試片證”,能夠在電影上映前半個月或一個月就能先睹為快,為創作海報進行預熱。
“當時,一部電影上映前,最先拿到排片表的就是我們影院美工。”郭順智回憶說,當時他每周二去大光明影院看兩部故事片,然後周五再去紅旗影院看三四部紀錄片,看完後回傢創作。“先看劇本,再看無聲的片子,然後在電影正式上映前創作出海報。”
郭順智介紹,自己創作一幅海報,光構思就要好幾天甚至半個月,然後不斷地修改,為挖土機防盜推薦瞭達到最佳效果甚至十易其稿。如《南京大屠殺》,采用廢墟和骷髏做底色,畫面主體則是一個系著紅絲巾正在掙紮的女子,並作旁白“囚籠外自由在召喚、廢墟下生命在潛行”,整個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郭順智從業40年,創作海報作品近3000幅,其中絕大部分未能保存下來。慶幸的是,在郭順智傢中,還保留著近70張之前創作的海報,其中近一半都是抗戰題材。記者在他傢中看到,郭老專門用一間房間來存放他的海報作品,最老的一張海報距今已有53年,這些都成瞭他無比珍貴的個人“財產”。
原標題: 17位影院美工重操舊業手繪抗戰電影海報,昨在普陀區圖書館展出“海報畫得好,觀眾就更多”
郭順智老人傢中還保留著近70張自己手繪的電影海報
《地道戰》、《地雷戰》、《野火春風鬥古城》……昨天,一張張栩栩如生的抗戰老電影手繪海報在普陀區圖書館2樓展覽廳展出,這批海報由一群年事已高的昔日影院美工創作。
70多歲的郭順智,在電影海報戰線上足足奮鬥瞭40年,創造瞭近3000幅作品,被圈內人士稱為“手繪電影海報終結者”,其手繪的《黃河絕戀》、《閃閃的紅星》、《南京大屠殺》等電影的海報已成為經典。他向記者講述瞭影院美工背後的故事。
入行:
剛開始主要是臨摹
“我從1959年就開始接觸電影海報,那時候我才20歲。”郭順智告訴記者,當時因為自己喜歡畫畫、喜歡電影,所以毛遂自薦進瞭一傢剛剛落成的電影院,那時候的工資才9角錢一天,但自己已經很滿足。
“那時候,每傢電影院都有自己的美工,每傢影院都把自己的美工當成寶貝,我們同行之間也暗暗較勁。”郭順智說,比如《地道戰》上映,大多數影院都會創作海報,海報貼出後看的人也是人滿為患,不僅有普通觀眾,還有美工同行。大傢也要相互比拼,相互學習。“那時候誰傢的海報畫得好,觀眾都更願意上誰傢去看電影。”自然,票房也就更高。
作為海報創作者的美工,實際上也是一個特殊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特殊工種。郭順智介紹,在西方,影院門口張貼的海報都是印刷品,不是人工畫的。而當時受到國力和技術制約,加上西方一些國傢的封鎖,國內的電影院海報就主要靠人工手繪。“電影上映前要搞一下宣傳,宣傳主要通過海報,就讓影院裡能寫會畫的工作人員出手畫一畫。”這些負責畫海報的工作人員,就發展成為瞭專職美工。
所以,大多數影院美工並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傢,有些甚至開始都不會任何繪畫技術。“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思,隻能硬著頭皮上。”郭順智告訴記者,最開始他主要是慢慢臨摹別人的畫,臨摹瞭差不多兩三個月的時間,開始動手創作。
實際上,影院美工和畫傢之間,有著解不開的因緣。“最開始,手繪海報是請畫傢畫的,後來,美工大多變成瞭畫傢。”郭順智向記者介紹,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影海報剛剛興起之時,曾邀請美術界知名畫傢為新片設計並手繪海報,如程十發、黃胄、徐達都曾留下作品,而後來的影院美工則在不斷的磨練之中,充實和完善瞭自己的繪畫和創作藝術,成為瞭畫傢。“知名畫傢張元教授,當時就是影院美工,還有軍旅畫傢楊克山,也畫瞭不少優秀電影海報。”
成長:
常構思數天幾易其稿
肩負繪制電影海報重任的美工,優先看電影成為他們的“福利”。每個人都會有一張“試片證”,能夠在電影上映前半個月或一個月就能先睹為快,為創作海報進行預熱。
“當時,一部電影上映前,最先拿到排片表的就是我們影院美工。”郭順智回憶說,當時他每周二去大光明影院看兩部故事片,然後周五再去紅旗影院看三四部紀錄片,看完後回傢創作。“先看劇本,再看無聲的片子,然後在電影正式上映前創作出海報。”
郭順智介紹,自己創作一幅海報,光構思就要好幾天甚至半個月,然後不斷地修改,為瞭達到最佳效果甚至十易其稿。如《南京大屠殺》,采用廢墟和骷髏做底色,畫面主體則是一個系著紅絲巾正在掙紮的女子,並作旁白“囚籠外自由在召喚、廢墟下生命在潛行”,整個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郭順智從業40年,創作海報作品近3000幅,其中絕大部分未能保存下來。慶幸的是,在郭順智傢中,還保留著近70張之前創作的海報,其中近一半都是抗戰題材。記者在他傢中看到,郭老專門用一間房間來存放他的海報作品,最老的一張海報距今已有53年,這些都成瞭他無比珍貴的個人“財產”。
輝煌:
制片廠來滬指名求教
“手繪電影海報發祥於上海,經過一代上海美工的努力,最終在全國形成領頭羊效應。”見證瞭上海手繪電影海報歷史全過程的郭順智語言間禁不住自豪。
郭順智表示,手繪電影海報在上海的繁榮發展主要得益於上海的影院資源和美工人才,幾乎每個區都有大大小小的電影院,每個影院都有自己的美工。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的鼎盛時期,上海共有兩三百名影院美工,在相互競爭和學習中水平不斷上升。
郭順智記得,當時上海電影公司經常組織美工活動,定期開會探討業務,一起外出寫生。有資格參加電影宣傳畫創作展的美工畫師,還能得到“特殊獎勵”——到國內偏遠景區寫生。
從1977年開始,上海還專門舉辦瞭上海電影海報創作展,當時的市電影局長張駿祥稱贊其“比電影還要好看”。“而在海報展期間,觀眾更是裡三層外三層,展出一周也撤不下來。當時畫展比較少,海報展就成瞭最大的藝術展。”
上海影院美工的繪畫水平,甚至得到外地影院的青睞。郭順智告訴記者,當時北京電影院專門向上海美工“約稿”,然後送北京再印發全國。還有瀟湘電影制片廠導演胡冰,專程趕到上海搬救兵,找到他為新片設計海報,最終攜稿滿意而歸。
絕唱:
有人重走抗戰路找靈感
昨日,17位昔日影院美工,在普陀區圖書館再次相聚。他們大多兩鬢斑白,年齡最大的已經89歲高齡,最小的也有近60歲,他們是上海最後一代美工。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他們再次拿起手中的筆圍繞抗戰電影進行創作,這也將成為他們之間的最後一次“比拼”。
重畫抗戰海報的念頭,來自於兩年前的一次圈內友人聚會,當時有人提議,在抗戰勝利70周年時,組織一場手繪電影海報展。很快17名畫師決定參展。老美工都對作品進行瞭認真挑選,最終選出《七七事變》、《地道戰》、《血戰臺兒莊》、《東京審判》等30部最具代表性的抗戰影片進行瞭創作。許多老電影找不到電腦版,他們跑瞭許多圖書館和影音店,購買碟片,看瞭一遍又一遍。為瞭尋找創作靈感、留下文字和照片素材,有的老美工還不顧年邁的身體,跨越幾個省重走抗戰怪手gps衛星定位協尋系統路。
昨天開幕的巡展分為兩部分——抗日電影海報展和抗戰主題美術作品展兩個部分。展出的50餘幅作品中,除30幅手繪經典抗日戰爭電影海報作品外,還有水粉畫、油畫、國畫、連環畫等抗戰主題作品。今年,展覽將在普陀區圖書館、滬西工人文化宮、上海圖書館等多處巡回展出。
“可惜的是,現在已經沒有人來學習創作手繪海報,這項技藝終將面臨失傳。”郭順智花瞭近一年的時間,將傢中還藏著的近70張舊海報進行瞭修復、裝裱,他打算用這些珍貴的舊海報舉辦個人巡展,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手繪電影海報的風采,並記錄那段歷史。
他還要將近半個世紀的上海手繪電影海報變遷歷程,寫成回憶,名字就叫“絕唱”。
[怪手防盜推薦相關新聞]
《義勇軍進行曲》首版唱片昨公開展示
昨天是“國際檔案日”,入選“第二批上海市檔案文獻遺產”的珍貴檔案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公開展示,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首版《義勇軍進行曲》唱片及最早的《義勇軍進行曲》英文版唱片。
《義勇軍進行曲》是1935年由上海電通影片公司拍攝的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新中國成立後,它成為代國歌、國歌。1935年5月9日,時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部主任的任光,為電通公司合唱隊演唱的《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唱片。唱片上的錄音後被轉錄到影片《風雲兒女》膠片上。
1941年,宗教界愛國人士、社會活動傢劉良模與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傢保羅·羅伯遜在美國將中國的抗戰歌曲灌制成《起來:新中國之歌》唱片。其中第一首就是羅伯遜用中英文演唱的、以《起來》為名的《義勇軍進行曲》。
此外,上海市檔案館還藏有兩次淞滬抗戰照片(含少量明信片)共計1423張。這些照片揭露瞭侵華日軍的暴行,展示瞭中國軍人的英勇氣概。
27BFBC0847FF9008
原標題: 17位影院美工重操舊業手繪抗戰電影海報,昨在普陀區圖書館展出“海報畫得好,觀眾就更多”
郭順智老人傢中還保留著近70張自己手繪的電影海報
《地道戰》、《地雷戰》、《野火春風鬥古城》……昨天,一張張栩栩如生的抗戰老電影手繪海報在普陀區圖書館2樓展覽廳展出,這批海報由一群年事已高的昔日影院美工創作。
70多歲的郭順智,在電影海報戰線上足足奮鬥瞭40年,創造瞭近3000幅作品,被圈內人士稱為“手繪電影海報終結者”,其手繪的《黃河絕戀》、《閃閃的紅星》、《南京大屠殺》等電影的海報已成為經典。他向記者講述瞭影院美工背後的故事。
入行:
剛開始主要是臨摹
“我從1959年就開始接觸電影海報,那時候我才20歲。”郭順智挖土機gps衛星定位協尋系統告訴記者,當時因為自己喜歡畫畫、喜歡電影,所以毛遂自薦進瞭一傢剛剛落成的電影院,那時候的工資才9角錢一天,但自己已經很滿足。
“那時候,每傢電影院都有自己的美工,每傢影院都把自己的美工當成寶貝,我們同行之間也暗暗較勁。”郭順智說,比如《地道戰》上映,大多數影院都會創作海報,海報貼出後看的人也是人滿為患,不僅有普通觀眾,還有美工同行。大傢也要相互比拼,相互學習。“那時候誰傢的海報畫得好,觀眾都更願意上誰傢去看電影。”自然,票房也就更高。
作為海報創作者的美工,實際上也是一個特殊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特殊工種。郭順智介紹,在西方,影院門口張貼的海報都是印刷品,不是人工畫的。而當時受到國力和技術制約,加上西方一些國傢的封鎖,國內的電影院海報就主要靠人工手繪。“電影上映前要搞一下宣傳,宣傳主要通過海報,就讓影院裡能寫會畫的工作人員出手畫一畫。”這些負責畫海報的工作人員,就發展成為瞭專職美工。
所以,大多數影院美工並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傢,有些甚至開始都不會任何繪畫技術。“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思,隻能硬著頭皮上。”郭順智告訴記者,最開始他主要是慢慢臨摹別人的畫,臨摹瞭差不多兩三個月的時間,開始動手創作。
實際上,影院美工和畫傢之間,有著解不開的因緣。“最開始,手繪海報是請畫傢畫的,後來,美工大多變成瞭畫傢。”郭順智向記者介紹,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影海報剛剛興起之時,曾邀請美術界知名畫傢為新片設計並手繪海報,如程十發、黃胄、徐達都曾留下作品,而後來的影院美工則在不斷的磨練之中,充實和完善瞭自豪美科技挖土機怪手防盜網|挖土機防盜|挖土機防盜系統己的繪畫和創作藝術,成為瞭畫傢。“知名畫傢張元教授,當時就是影院美工,還有軍旅畫傢楊克山,也畫瞭不少優秀電影海報。”
成長:
常構思數天幾易其稿
肩負繪制電影海報重任的美工,優先看電影成為他們的“福利”。每個人都會有一張“試片證”,能夠在電影上映前半個月或一個月就能先睹為快,為創作海報進行預熱。
“當時,一部電影上映前,最先拿到排片表的就是我們影院美工。”郭順智回憶說,當時他每周二去大光明影院看兩部故事片,然後周五再去紅旗影院看三四部紀錄片,看完後回傢創作。“先看劇本,再看無聲的片子,然後在電影正式上映前創作出海報。”
郭順智介紹,自己創作一幅海報,光構思就要好幾天甚至半個月,然後不斷地修改,為挖土機防盜推薦瞭達到最佳效果甚至十易其稿。如《南京大屠殺》,采用廢墟和骷髏做底色,畫面主體則是一個系著紅絲巾正在掙紮的女子,並作旁白“囚籠外自由在召喚、廢墟下生命在潛行”,整個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郭順智從業40年,創作海報作品近3000幅,其中絕大部分未能保存下來。慶幸的是,在郭順智傢中,還保留著近70張之前創作的海報,其中近一半都是抗戰題材。記者在他傢中看到,郭老專門用一間房間來存放他的海報作品,最老的一張海報距今已有53年,這些都成瞭他無比珍貴的個人“財產”。
原標題: 17位影院美工重操舊業手繪抗戰電影海報,昨在普陀區圖書館展出“海報畫得好,觀眾就更多”
郭順智老人傢中還保留著近70張自己手繪的電影海報
《地道戰》、《地雷戰》、《野火春風鬥古城》……昨天,一張張栩栩如生的抗戰老電影手繪海報在普陀區圖書館2樓展覽廳展出,這批海報由一群年事已高的昔日影院美工創作。
70多歲的郭順智,在電影海報戰線上足足奮鬥瞭40年,創造瞭近3000幅作品,被圈內人士稱為“手繪電影海報終結者”,其手繪的《黃河絕戀》、《閃閃的紅星》、《南京大屠殺》等電影的海報已成為經典。他向記者講述瞭影院美工背後的故事。
入行:
剛開始主要是臨摹
“我從1959年就開始接觸電影海報,那時候我才20歲。”郭順智告訴記者,當時因為自己喜歡畫畫、喜歡電影,所以毛遂自薦進瞭一傢剛剛落成的電影院,那時候的工資才9角錢一天,但自己已經很滿足。
“那時候,每傢電影院都有自己的美工,每傢影院都把自己的美工當成寶貝,我們同行之間也暗暗較勁。”郭順智說,比如《地道戰》上映,大多數影院都會創作海報,海報貼出後看的人也是人滿為患,不僅有普通觀眾,還有美工同行。大傢也要相互比拼,相互學習。“那時候誰傢的海報畫得好,觀眾都更願意上誰傢去看電影。”自然,票房也就更高。
作為海報創作者的美工,實際上也是一個特殊歷史條件下出現的特殊工種。郭順智介紹,在西方,影院門口張貼的海報都是印刷品,不是人工畫的。而當時受到國力和技術制約,加上西方一些國傢的封鎖,國內的電影院海報就主要靠人工手繪。“電影上映前要搞一下宣傳,宣傳主要通過海報,就讓影院裡能寫會畫的工作人員出手畫一畫。”這些負責畫海報的工作人員,就發展成為瞭專職美工。
所以,大多數影院美工並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傢,有些甚至開始都不會任何繪畫技術。“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思,隻能硬著頭皮上。”郭順智告訴記者,最開始他主要是慢慢臨摹別人的畫,臨摹瞭差不多兩三個月的時間,開始動手創作。
實際上,影院美工和畫傢之間,有著解不開的因緣。“最開始,手繪海報是請畫傢畫的,後來,美工大多變成瞭畫傢。”郭順智向記者介紹,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影海報剛剛興起之時,曾邀請美術界知名畫傢為新片設計並手繪海報,如程十發、黃胄、徐達都曾留下作品,而後來的影院美工則在不斷的磨練之中,充實和完善瞭自己的繪畫和創作藝術,成為瞭畫傢。“知名畫傢張元教授,當時就是影院美工,還有軍旅畫傢楊克山,也畫瞭不少優秀電影海報。”
成長:
常構思數天幾易其稿
肩負繪制電影海報重任的美工,優先看電影成為他們的“福利”。每個人都會有一張“試片證”,能夠在電影上映前半個月或一個月就能先睹為快,為創作海報進行預熱。
“當時,一部電影上映前,最先拿到排片表的就是我們影院美工。”郭順智回憶說,當時他每周二去大光明影院看兩部故事片,然後周五再去紅旗影院看三四部紀錄片,看完後回傢創作。“先看劇本,再看無聲的片子,然後在電影正式上映前創作出海報。”
郭順智介紹,自己創作一幅海報,光構思就要好幾天甚至半個月,然後不斷地修改,為瞭達到最佳效果甚至十易其稿。如《南京大屠殺》,采用廢墟和骷髏做底色,畫面主體則是一個系著紅絲巾正在掙紮的女子,並作旁白“囚籠外自由在召喚、廢墟下生命在潛行”,整個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郭順智從業40年,創作海報作品近3000幅,其中絕大部分未能保存下來。慶幸的是,在郭順智傢中,還保留著近70張之前創作的海報,其中近一半都是抗戰題材。記者在他傢中看到,郭老專門用一間房間來存放他的海報作品,最老的一張海報距今已有53年,這些都成瞭他無比珍貴的個人“財產”。
輝煌:
制片廠來滬指名求教
“手繪電影海報發祥於上海,經過一代上海美工的努力,最終在全國形成領頭羊效應。”見證瞭上海手繪電影海報歷史全過程的郭順智語言間禁不住自豪。
郭順智表示,手繪電影海報在上海的繁榮發展主要得益於上海的影院資源和美工人才,幾乎每個區都有大大小小的電影院,每個影院都有自己的美工。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的鼎盛時期,上海共有兩三百名影院美工,在相互競爭和學習中水平不斷上升。
郭順智記得,當時上海電影公司經常組織美工活動,定期開會探討業務,一起外出寫生。有資格參加電影宣傳畫創作展的美工畫師,還能得到“特殊獎勵”——到國內偏遠景區寫生。
從1977年開始,上海還專門舉辦瞭上海電影海報創作展,當時的市電影局長張駿祥稱贊其“比電影還要好看”。“而在海報展期間,觀眾更是裡三層外三層,展出一周也撤不下來。當時畫展比較少,海報展就成瞭最大的藝術展。”
上海影院美工的繪畫水平,甚至得到外地影院的青睞。郭順智告訴記者,當時北京電影院專門向上海美工“約稿”,然後送北京再印發全國。還有瀟湘電影制片廠導演胡冰,專程趕到上海搬救兵,找到他為新片設計海報,最終攜稿滿意而歸。
絕唱:
有人重走抗戰路找靈感
昨日,17位昔日影院美工,在普陀區圖書館再次相聚。他們大多兩鬢斑白,年齡最大的已經89歲高齡,最小的也有近60歲,他們是上海最後一代美工。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他們再次拿起手中的筆圍繞抗戰電影進行創作,這也將成為他們之間的最後一次“比拼”。
重畫抗戰海報的念頭,來自於兩年前的一次圈內友人聚會,當時有人提議,在抗戰勝利70周年時,組織一場手繪電影海報展。很快17名畫師決定參展。老美工都對作品進行瞭認真挑選,最終選出《七七事變》、《地道戰》、《血戰臺兒莊》、《東京審判》等30部最具代表性的抗戰影片進行瞭創作。許多老電影找不到電腦版,他們跑瞭許多圖書館和影音店,購買碟片,看瞭一遍又一遍。為瞭尋找創作靈感、留下文字和照片素材,有的老美工還不顧年邁的身體,跨越幾個省重走抗戰怪手gps衛星定位協尋系統路。
昨天開幕的巡展分為兩部分——抗日電影海報展和抗戰主題美術作品展兩個部分。展出的50餘幅作品中,除30幅手繪經典抗日戰爭電影海報作品外,還有水粉畫、油畫、國畫、連環畫等抗戰主題作品。今年,展覽將在普陀區圖書館、滬西工人文化宮、上海圖書館等多處巡回展出。
“可惜的是,現在已經沒有人來學習創作手繪海報,這項技藝終將面臨失傳。”郭順智花瞭近一年的時間,將傢中還藏著的近70張舊海報進行瞭修復、裝裱,他打算用這些珍貴的舊海報舉辦個人巡展,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手繪電影海報的風采,並記錄那段歷史。
他還要將近半個世紀的上海手繪電影海報變遷歷程,寫成回憶,名字就叫“絕唱”。
[怪手防盜推薦相關新聞]
《義勇軍進行曲》首版唱片昨公開展示
昨天是“國際檔案日”,入選“第二批上海市檔案文獻遺產”的珍貴檔案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公開展示,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首版《義勇軍進行曲》唱片及最早的《義勇軍進行曲》英文版唱片。
《義勇軍進行曲》是1935年由上海電通影片公司拍攝的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新中國成立後,它成為代國歌、國歌。1935年5月9日,時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樂部主任的任光,為電通公司合唱隊演唱的《義勇軍進行曲》灌制唱片。唱片上的錄音後被轉錄到影片《風雲兒女》膠片上。
1941年,宗教界愛國人士、社會活動傢劉良模與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傢保羅·羅伯遜在美國將中國的抗戰歌曲灌制成《起來:新中國之歌》唱片。其中第一首就是羅伯遜用中英文演唱的、以《起來》為名的《義勇軍進行曲》。
此外,上海市檔案館還藏有兩次淞滬抗戰照片(含少量明信片)共計1423張。這些照片揭露瞭侵華日軍的暴行,展示瞭中國軍人的英勇氣概。
- 怪手gps衛星定位追蹤器 豪美科技挖土機怪手防盜網|怪手gps衛星定位防盜專業安裝到府服務~
- 怪手防盜 挖土機防盜系統哪裡買~想添購新的設備@E@
- 怪手gps衛星定位防盜 怪手gps衛星定位追蹤器推薦廠商~
27BFBC0847FF9008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